积极地寻求失败
这世上大概人人都听过“失败是成功之母”这句话。曾经的我以为它不过是句烂鸡汤,是那种一天编一百句不嫌多的废话。然而一年的独立开发经历,让我对这句话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。现在的我觉得它是无上真理。
我们不妨换一种说法:
积极地寻求失败,因为只有失败才能让你真正进步。
一本书读完一周可能便忘了大半,而失败带来的教训则刻骨铭心,永远不会遗忘。遗忘只是表象,这里的区别在于你是否真正理解并内化了某件事,而亲身体验的效果往往最直接。正如前文所言,独立开发就是一系列不断受挫的过程,而每一次的挫折都让人成长,帮我们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。
当然,失败与失败之间也有不同。有的失败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,这种需要谨慎应对。而独立开发中的失败往往可以挽回,比如你的产品卖不动,那就转变策略或学习别人,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;又比如去 Reddit 宣传导致账号被封,那就换个子版块,或是再起个新号。
当我们了解这两点,便会意识到挫折和失败并非坏事。不仅如此,我们更应该积极地寻求失败,然后根据失败做出调整,正所谓 Fail fast。这就不得不提到 pivot,它几乎是成功 startup 的必经之路,比如最近大火的 AI 编辑器 Cursor 最开始其实是个帮人写 Email 的应用。Pivot 之所以能带来奇效,因为团队已从之前的失败中吸取教训,并找到了真正的市场需求。显然,越大的团队越难 pivot,而独立开发者可以自行拍板,应当善用这个优势。我可以讲讲自己的经历。
Clicknow 的 pivot 故事
Clicknow 起初叫 "Xylect",在这里你能找到最早的一版网站。开始我压根就没想写一个 AI 工具,只想解决自己划日期添加日历的需求。既然实现了划词操作,那就多加点功能吧,于是有了划词解释。这就是 Xylect 最初的定位:一个多功能划词工具。之所以取名 Xylect 也是谐音 "Select",毕竟是通过选择文本来交互。不仅如此,一开始我甚至极力和 AI 划清界限,不想让别人觉得 Xylect 是 yet another AI app。这是最早的宣传语:
Wikipedia/Spell checker/Flight tracker/Calendar/Calculator with a single click
Automate boring tasks & save time
和 Reddit 帖子:I made an app to help you automate boring tasks with one click
然而随着时间推移,我的想法逐渐产生了变化——因为我发现不论是自己还是早期用户,日常基本只用 AI 解释和翻译,其次是拼写检查。至于添加日历、航班追踪和计算器,我总共加起来用过不到五次。另一方面,我发现 Xylect 的 AI 划词确实帮我节省了很多时间,这是我当初没料到的。渐渐地,我不再羞于称 Xylect 为一个 AI 工具,而 multi-tool 的定位则是越看越不顺眼。终于有一天,我小小地 pivot 了一下,把 Xylect 重新定位成一个 “AI search & translation” 工具。
时间进到十月初。这时 Xylect 已经有了少量用户,我时不时会收到一些反馈。有个反馈很有意思,说不知道 “Xylect” 这个词怎么念。 起初我不以为意,因此 Xylect == select
在我脑 中已经固化,便觉得大部分人也应该会读。后来问的人多了,我也动摇起来:难不成大家真不会念?疑虑像泡泡一样膨胀,有一天我终于受不了了,遂决定改名。一番搜索后我灵光一现,click + know, Clicknow,还有比这更贴切的名字吗?至于后缀,既然我已经认定 Clicknow 是一个 AI 工具,那用 .ai 域名也是顺理成章。于是,clicknow.ai 诞生了。